2023年3月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提问:一直以来,各方都很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受到市场的追捧,请问这些企业目前的发展怎么样?下一步还有哪些创新举措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金壮龙: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中小企业大部分还是民营企业,所以它对改善民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力量。业界有一个数字来说明还是比较形象的,我们国家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足以凸显搞好中小企业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各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纾困帮扶措施。
去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小企业碰到了困难,国家也想了不少办法。据统计,2022年,我们国家为小微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了1.7万亿元,开展了一系列中小企业服务活动,新培育了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74家,这些平台都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帮助中小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我们国家平均每天新设企业2.38万户,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520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了80万亿元。特别可喜的是,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去年,召开了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专门给大会发了贺信。全国已经培育了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我们可以看一下资本市场,去年全年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了59%,累计已经有13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这些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充分体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发展特点。同志们都在说专精特新企业,但具体什么含义,就是四句话: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
下一步,我们将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坚持帮扶和发展并举,强化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重点在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方面,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发展环境简单来说就是一部法、一个条例、一个意见、一个规划,法就是全面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条例就是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意见就是深入贯彻《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一个规划就是落实“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促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为广大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第二方面,加大培育力度。发展还是硬道理,我们将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力争今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万家。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计划培育10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今年我们将继续举办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欢迎记者朋友们参加,为中小企业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第三方面,健全服务体系。服务很重要,政府还要更多为中小企业服务。这里有几个方面:一是今年准备出台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意见,二是进一步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三是继续开展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发挥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作用,让更多优质服务直达中小企业。
第四方面,推动产融合作。现在金融机构都很重视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我们将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上市。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办好中小企业博览会,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帮助中小企业用好全球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记者提问: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不断拓展,各地都涌现出一批智能工厂、无人车间,智能制造场景越来越多。请问,工信部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加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辛国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有209个是示范标杆工厂,我们对这209个企业做过智能化改造前后的成效分析,发现改造以后,这些工厂的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20.7%,生产效率提升了34.8%,产品的不良品率降低了27.4%,碳排放减少了21.2%。我们也初步作了一个梳理和归纳,装备制造等离散型工业的产品迭代速度和交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等流程型工业的本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水平显著增强。所以,智能化改造对企业来讲非常有意义。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鲜明特色,正在驱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各主要工业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共同选择。我们将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动摇,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以智能化重塑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我们将着重推动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多层次的应用推广。要面向重点行业,打造一批世界级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面向中小企业,大规模推行工艺优化、精益管理和流程再造等针对性解决方案。面向重点省市,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先行区,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二是加快融合型技术创新突破。我们将加大复杂设计、先进工艺等制造技术攻关,把各方面力量组织动员起来,把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实现基础性、战略性突破。同时,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研发推广一批适用性技术,取得一批原创性、前瞻性成果。聚力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研发一批基础工业软件和核心工艺包。
三是强化基础性支撑能力。我们将研究制定促进装备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智能装备创新,支撑数字中国建设。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在这方面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刚才金部长和田总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在这儿我就不展开介绍了。后续,我们还将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深化基础标准应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推进各领域智能化发展水平提升。
记者提问: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出了重大部署。请问,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数实融合发展?
金壮龙:数字经济大家都非常关心,而且数字经济这个概念很广,范围也很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正深刻改变经济形态、制造方式和企业组织模式。我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我国工业经济规模大、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融合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将锚定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目标,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加大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概括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网络平台,一个是数字产业,一个是融合发展。
第一个方面,扎实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千兆接入能力覆盖所有地级市,今年我们将深入实施千兆城市建设行动。前不久,我们召开了千兆城市高峰论坛,引导各地、各企业加快建设投资力度,加快5G、千兆光网的深度覆盖。研究制定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个方面,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022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了营业收入15.4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达到了10.8万亿元,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和技术基础。我们将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超高清显示等产业水平。推动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特色软件学院,创建一批中国软件名园。
第三个方面,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推进5G扬帆行动计划,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向工业园区推广应用,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实施智能制造合作伙伴计划和标准领航行动,建设一批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
|
山东科技咨询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3号楼7层
邮编:250101
电话:0531-82677623
15650077960 邮箱:1076239305@qq.com |